
李杰教授現任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 of Cincinnati) 特聘講座教授 (Ohio Eminent Scholar and L.W. Scott Alter Chair Professor),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智能維護系統產學合作中心主任。李杰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 院 首任 長。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自 2001 年起擔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自 2006 年起每年在交大教授“Dominant Innovation™™”課程,并于 2008 年在中國首次建立了 上海交大和辛辛納提大學的學生聯合培養計劃 Co-Op (Cooperative Education)。 目前還擔任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 (Cranfield Univ., UK)、香港理工大學特聘教 授、瑞典科技大學(Lulea Univ. of Technology, Sweden) 的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 名 譽教授、西安交大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同時,他 還擔任許多機構的顧問,其中包括法國阿尓斯通 (Alstom), 新加坡 SIMTech, IBM MAXIMO 執行咨詢委員會,臺灣 MIRDC、 日本生產力中心(JPC)、中國機械科學研究院、比利時魯汶機 電技術中心(Flanders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CenterFMTC)等等。 李杰教授是美國機械工程學會(ASME) Fellow 及美國制 造工程學會(SME) Fellow。目前的研究重點是以自主計算技 術為主的智能預測技術和產品及服務主控式創新創值設計 (Dominant Innovation),自 2000 年和全球 80 多家國際公司 做聯合研發,其中包括 GE 航空 GE Aviation、波音 Boeing、 霍尼韋爾 Honeywell、 伊頓 Eaton、Parker Hannifin、豐田 Toyota、寶潔 P&G、日產 Nissan、歐姆龍 Omron、德國西門 子 Siemens、思科 CISCO、AMD 、英特爾 Intel, 、固 特異 Goodyear、通用汽車公司 GM、美國國家儀器 National Instruments、卡特彼勒公 司 Caterpillar、Harley Davidson、 瑞士 Kistler、法國 Alstom、中國華銳風電 Sinovel、中國陜重汔 ShaanXi Heavy Automotive、上海國際汔車城 SIAC、上海紫竹新 興產業研究院 AITRI、臺灣 HIWIN, 臺灣研華 Advantech、臺灣 Delta Electronics 等。 李杰教授突破傳統機械設備故障預測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其技術的關鍵性得到國際學術 界的認可與高度評價,被美國財富雜志譽為 21 世紀全球三大熱門技術之一。 他曾于 1998 年至 2000 年擔任美國聯合技術研究中心(UTRC)產品開發與制造部總監, 主持了 Pratt & Whitney 發動機、Sikorsky 直升機、Carrier 空調、Otis 電梯等公司下 一 代產品中的一系列自動化、材料、綠色工藝、制造技術方面的科研項目。并于 1991 年至 1998 年期間擔任 NSF 項目主任、主持了 一系列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工程研究中心 項目(ERC)、產學合作研究中心項目 (I/UCRCs)以及設計、制造及工業創新部門 。曾任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英國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 of UK) 顧問教授、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特聘教授(Wisconsi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及 Rockwell Automation 講座教授。并于 1999 年至 2005 年擔任美國國家工程院制造與工 程設計董事會成員,他還曾在日本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工作,擔任特聘的科學家。他曾 先后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杰出成就獎、美國制造工程師協會(SME) 制造工程 杰出青年獎、2001 年獲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會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2003 年獲米 爾沃基市長科技創新獎、美洲中國工程師協會(CIE-USA)2008 年度“杰出貢獻獎”。 1994,美國總統克林頓與高爾副總統致信表彰他對美國科技再創新項目(TRP)重要的在 與在新一代能源汽車項目(PNGV) 的貢獻。 他親自撰寫并與人合作撰寫發表了許多技術出版物,在機械智能監控、故障預診 斷、 電子化制造以及智能維護系統方面有重大影響。他同時擁有多項專利和專利商 標。 他多次受邀發表演講,已發表 190 多個國際學術會議的主題報告 (keynote speeches)。 他同時擔任 一系列學術 刊物的編輯工作,包括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nt. Journal of Prognostics & Health Management (IJPHM),Int. Journal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Informatics 等。 從 1993 年起,李杰教授作為美國專家參加了第一屆到第八屆的中美工程科技研討 會(SATEC),曾數次擔任機械工程組組長,得到過江澤民、朱镕基等領導人的接見,他並 制造強國戰略研究”工業邀請在許多國內重大戰略會議上做大會報告包括中國工 程院“局 4.0 制造特別報告,第十二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峯會議 TED 式報告, 2014 亜洲制造論壇 , 上海浦江論壇等
- 2015-01-18·
德國在 2013 年提出了工業 4 0 的概念。他們認為,18 世紀引入機械制造設備的工業是 1 0時代,20 世紀初的電氣化與自動化是 2 0 時代,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的信息化是 3 0 時代,現在正在進入工業...
- 2015-01-18·
融資需要時間點,需要等待。不只是創投公司,很多美國大公司每天都在觀察,購買一些小公司。當初雅虎也對阿里巴巴進行了很大的投資。比如陶瓷企業就可以投資購買陶瓷材料、陶瓷設備企業。
- 2015-01-18·
“蛋黃”代表了某種產品的現實功能,而“蛋白”則是通過服務所衍生的潛在、外圍價值。顧客通常只會想到要一個更大的“蛋黃”,但其實,就連他們都沒有意識到“蛋白”才更具價值。這就如同iPhone給手機業帶來的顛覆
- 2015-01-18·
圖片說明:李杰教授圖片說明:從工業1 0到工業4 0工業4 0時代的制造新思維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李杰訪談錄 □江世亮 李輝 幾周前,中國工程院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組特邀美國辛辛...
- 2015-01-18·
中國制造現在還是以低端制造為主。現在我們制造業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為什么?很多工廠里面你去看,又黑又臟,誰會愿意去呢?當然一些企業也有先進的工廠
- 2015-01-18·
中國制造現在還是以低端制造為主。現在我們制造業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為什么?很多工廠里面你去看,又黑又臟,誰會愿意去呢?當然一些企業也有先進的工廠